第(2/3)页 “有这个末尾淘汰制存,公司本身就会开始增加竞争力,员工不好好工作的、态度消极的、拖延磨蹭的都能够直接开除。” “而优秀的,又能够获得晋升机会,成为新的评分者。” “当然了。” “这只是一个初步的建议,自己如何评分,以及如何阻止公司内人员互相袒护和针对,也是一个问题。” “不过说实话。” “就目前所看到的信息来说,这种末位淘汰制,是最能快速有效改变局面的,后续管理层上任之后,也能够对症下药,再继续优化管理框架。” 顾建军的建议,看上去非常简单,但却让顾修和石春来,都忍不住眼前一亮。 他说的。 看上去很粗糙。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,这粗糙而又直接的办法,有时候确实是最简单最管用的。 而且,这个提议还给人提供了一定的思路。 增加内部竞争!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又屡试不爽的办法。 远修投资分公司目前,大多数的员工都多少有点有恃无恐的意思,说白了,是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危机感。 甚至。 可能心里都会觉得,自己来这家公司上班是屈尊了的,自己不可能离开公司。 而增加淘汰的模式。 能够很清楚的让这些员工明白,他们手里端着的,不是铁饭碗,而是有可能随时都会丢了的机会。 “当然了。” “既然是淘汰,那肯定也不可能只有淘汰,要不然的话,这家公司对于员工没有任何吸引力。” “甚至大家可能不会愿意等着淘汰,而是会当场辞职离开。” “所以。” “在淘汰制的同时,我们也需要新增加奖励机制。” “比如在分数榜前面的几个人,可以给出一定程度的奖励,奖励要足够丰富,让人能够自主自愿的调动起积极性出来。” “同样的。” “公司的福利和待遇也要进行优化,要让公司的员工觉得,在这家公司上班才是出路,而离开这家公司,可能都找不到这么好的公司了。” “这样一来,时间一长,潜移默化之下,很多人但对于公司,也就会慢慢的生出归属感,同时也愿意,帮助公司,完成一系列的困难。” “……” 接下来的两个多小时里。 顾建军提出了不少看法和建议,同时和石春来又相互商量,碰撞出了不少奇思妙想出来,顾修一直在一边点头,但心里却立马把他们的话全部记了下来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