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一章 营销计划-《盛夏1981》
第(2/3)页
结果……销量并不理想。
半年下来,只卖掉了一万多双,而工厂建设成本、营销成本加上工人工资已经耗费了二十多万美元。
这部分支出,跟回立鞋带来的收入相互抵消,公司只是勉强保持了收支平衡。
但回立鞋的收入已经很难保证了,现在公司就剩下两个选择。
要么停了工厂,然后再从国内找新的货源倒腾。这样成本低,风险小,但发展潜力就那么点,东西卖的不火赚不着钱,卖的火了人家厂家自己单干了。
要么就只能再重新设计新产品,再试一次。这样风险大,但成了就意味着公司彻底活了。
而在徐柠这,第一个选项根本就不存在。
他要是只盯着眼前的那点小钱,就不会来美国这么折腾了。有那功夫,他多买几套四合院多好啊。
让李维把之前的设计师开除,然后徐柠亲自设计了个新款式,还是做运动鞋,然后才请设计师完善图纸。
一直以来,运动鞋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个减震史,各种手段的减震。八七年,耐克率先应用气垫减震,然后鞋底气垫就占据了减震技术发展潮流的核心,其它方向还有软胶垫、蜂巢状设计、弹簧板设计。总而言之,就是在鞋底中插部位加各种功能减震装置。
除了减震,运动鞋外形自八十年代起同样有两大发展趋势,一个是鞋底、尤其鞋跟越来越厚,另一个就是极简风格。
后来那种鞋底带有明显坡度,鞋面一体化设计,去掉所有分隔跟线条、配色简洁的运动鞋设计,就是这两种潮流的结果。
徐柠不懂这些理论,但他每种鞋都穿过,所以没人比他更清楚运动鞋以后的发展方向了。
气垫设计风险太大,成本太高,被徐柠撇到了一边,果断选择了鞋底嵌入软胶垫的设计。
然后鞋底加厚、并去掉后跟鞋套、鞋面、鞋尖的分隔,从外表看就是一个流畅过渡的整体。配色上,只有纯色,而且鞋面选用针织材质。
在这年代,这种设计绝对是极为前卫大胆了,但又符合潮流方向,这个很重要。
就在上个月底,第一批鞋子已经下了生产线,但现在都囤积在仓库。
徐柠并不急着把产品推向市场。过早的推出产品只会招来跟风模仿,他现在需要一个大新闻,一个成名战。
……
过了不久,车子在一片厂房前停下了。徐柠下了车,冯树义在前边带路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