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费用不费用的,是次要了。 主要是乡下孩子赶考这种事情,统一安排更好。 就算是现代,逢高考中考这样的大考,乡村的学生也都是由学校统一安排,去所在县市区域考试的。 姜程氏用公筷夹了一筷鱼到大宝的碗里,看他的眼神又是怜爱又是崇拜的,“大宝,多吃鱼,你娘说,多吃鱼聪明,你考试之前,姥姥天天给你做鱼吃……” 大宝朝她一笑,“谢谢姥。” 姜程氏受宠若惊,这个大孙子话少,平日里,两人交流少,不像囡宝与她,腻歪腻歪的。 得了这一句谢,跟吃了蜜似的。 越看这孩子越满意,会读书啊,将来,兴许她闺女姜莲珠真的秀才娘称号的那一天了。 那可真正的是风光了。 姜莲珠风光,她也跟着风光,嗯,全家人都能跟着风光…… *** 知书学堂。 何老夫子书房内,油灯光亮摇曳。 王大郎拿着新做好的一篇文章,敲门。 里面传来威严老态的声音,“进来。” 王大郎走了进去,恭敬道,“老夫子,我今天做了一篇文章,有些地方感觉不太顺意,拿来请老夫子帮学生,点评点评,这马上就要大考了,学生心里略有些焦虑。” 何老夫子抬头,笑道,“这是人之常情,你跟我念书多年,你的心理素质还算是好的,好多人大考前都会紧张,难免的,放宽心态,十年寒窗苦读,基本上该懂的该通的都通了,拿来,我看看。” 王大郎把文章递过去。 何老夫子捋须认真的观看,“开篇,有些中规不矩,还行……老夫继续往下看。” 王大郎立在旁边,有些紧张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