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董梅不动声色,接着道:“这两位小先生是我的女儿,以后负责算学和识字。” “这……这不会是糊弄人吧?” 在场的人再也耐不出了,女先生也就罢了,连女娃娃也能当先生,难不成这么大个院子,是用来骗人的? “两个黄毛丫头,能当账房先生?”场下质疑声不断。 青莲青柳对视着抿嘴一笑,不气不馁也不言语。 “怎么不能?连老夫都要称她们一声先生。”福临酒楼的老刘特意前来捧场,在镇上的账房先生里,他算是叫得上名字的。 “刘先生?” “您当真要称……这两丫头为先生?” “这事我能诓大家?”老刘回了一嘴,忙走上前去。 董梅母女朝他福身行礼,尊称了一声“刘老先生。”老刘忙道:“听说你这快开学了,我这有好几个后生托我来报名呢。” 老刘能来,是她没想到的。她办这样的学堂,对于传统的师承教学来说是一种冲击。 在有些人的观念里,一对一传授手艺才是正道。像他们这样教授手艺,将师傅的地位置于何地。 “报名的事待会说,我今个也是头一回来,看看修缮得如何。”董梅伸手请老刘一同察看去。 围观的人不免好奇,也跟着进了院子参观。 看院子倒像个大校场。而东西厢房的窗户较一般的大了两倍,房内的光线确实亮堂许多。再抬头一看,房间前后各装了两片大明瓦,恰逢今个天气好,阳光透过明瓦直射房内。 室内看起来就是个小型的现代乡村教室那般,前面墙面挂着黑板,放置一长桌子。余下的空间摆放整齐的二十来张长桌,长凳。 一个教室大致能容纳三十人的样子。 东西厢房各备有一个寝室,以备路远回不了家的学员居住。按照董梅的设计,改造成了上下两层的大通铺,挤满睡觉的话,一个房间能睡二十多人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