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2 那毕竟是皇城啊-《替身农妇养娃记》
第(2/3)页
后来又有聪明的妇人,用羊毛织成了毛衣。就这样不知道传了多少代,才传到了一个姓董名梅的小娘子手里。
这才有了现在的雪绒花毛衣。
如今京都人都津津乐道,谁要不知道雪绒花毛衣的故事,那是要被人笑话的。
京都各大铺子门前,都立有一木头人,穿着毛衣、毛裤、毛袜子,带着帽子、手套、耳套,膝盖处还套着护膝。
凡是瞧见之人,无不驻足细看一番。这时周平连忙跟人介绍起来,他用力拉扯着毛衣,让人见识它的弹性以及韧性。
“您瞧瞧,可大可小,把身子箍得紧紧的,既暖和有灵便。”
“就是有点贵。”一胖汉子叹息道,他刚问过价钱,就他那身量的毛衣一件得十六两银子。
毛衣的定价是鑫泰货栈定的,差不多是成本价的十倍。这胖子的毛衣得二斤毛线,工期十来天,算起来成本价二两多银子。
“大哥。”周平拿来那件毛衣,在手上掂量着抖了几抖,“这毛衣厚实,光是那毛线就二斤多,一个织妇得花一个月才能织好。您瞧瞧这手艺,平平整整的,这可是雪绒花毛衣。”
“天还没冷,我们给的是尝鲜价,少了二成呢。”周平道,“下月寒潮来了,不但要恢复原价,指不定价钱还得往上提提。”
那胖子又接过毛衣,感受一番它的柔软,“成,那我就趁着尝鲜价给家人都来一件。”他也是商人,周平的一番话确实有道理。天冷了,这毛衣定然要涨价的。
贵是贵了点,但是无法,这东西是个新鲜货。
没人跟他竞价啊。
董梅前世是没做过生意的,这个定价还真让她学到点儿了,正所谓物以稀为贵,至少今年的毛衣还是稀罕货。
经周平那么一演示,店里机灵的伙计也学会了。
“婶子,这趟我可算是开了眼界。”周平道,“京都那真是有钱人的地方,一件毛衣差不多二十两银子,我来的时候就快卖完了。”
那毕竟是皇城啊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