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李金贵看了看窗外,“娘子的意思是咱自己存着?” 王氏的钱死都不上交,为得什么大家都清楚。即便罗氏对他们二房也算好的,但于开销来说,李金铭一人读书的钱就要花掉一大半。 况且,赵氏的钱定不会交给罗氏,即便当着他们的面上交了,转个身罗氏就塞回他们兜里了。 “你知道考举人要花多少银子吗?”钱氏问道。 “这?”李金贵光顾着高兴去了,毕竟是亲弟弟成了秀才,他脸上也有光。 “你见过二十几岁的举人吗?” 李金贵摇摇头,他听说别的村有中举人的,都是四十多的年纪。这样算来,他们还得供李金铭至少十年的读书费用。 “到时候咱儿子都说不定中了秀才了。”钱氏道,“而且中举人可比秀才难多了,没瞧见办私塾的那些都是秀才么,满头白发的秀才多的是。还不是中不了举才赚些束脩来养家糊口。” “那娘子的意思是?”李金贵还有点不明白钱氏的打算。 此时的钱氏哪里像是刚生完孩子的妇人,“大房的钱不也没上交,咱也不上交。” 李金贵点点头,等着钱氏往下说。 大房不是要分家吗?到时候把他们分出去,家里正好剩下二十亩地免税,爹娘跟他们一起,帮着伺弄庄家。李金铭反正常年住在赵家,跟他分不分没什么区别。 不过,李金铭读书的钱可不能从家里出。毛衣生意他们占着大头,完全有能力供自个读书,没道理还要他们供着,他们如今有三个孩子要养活。 况且,李金贵和老头帮着种地,一年给了他们不少粮食,已经仁至义尽了。 “相公,到时候,我管着毛衣生意,你跟爹弄弄地,娘帮着做饭养猪,咱们一年能进不少银子。”钱氏把老两口安排得妥妥的。 不知道她会用什么法子让罗氏同意她的计划。 李金贵听完,不由得夸赞,“娘子费心了,我看这样挺好。” 第(3/3)页